·郭声琨拜会柬埔寨副首相兼外交国际合作大臣·广西今年全面停党政机关集资建房 再建一批经适房·关于征集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型广场文艺演出策划文案公告·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于10月22日-25日在南宁举办·南宁09年将建设5000套限价房·南宁200辆接待型高级出租车投入使用·广西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取得可喜成果·广西公安机关抗灾救灾工作表彰大会在南宁召开
 
岭南第一唐碑:承载壮族千年历史
时间: 2008-08-06 | 文章来源: 南宁日报


在广西上林县秀丽的山水间,隐藏着两块看似普通的古碑,由于千年风雨的洗礼,石碑显得老旧残破,碑文一些文字已经残缺,无法辨认。但就是这两块古碑,被誉为“岭南第一唐碑”。

这两块古碑历经千年沧桑几近湮没,后终于被人们发现,并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广西的唐碑原本就很少,而这两块又是壮族存留下来的第一块石碑。”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梁庭望先生认为,这两块古碑对研究当时上林乃至红水河下游的壮族社会状况、隋唐时期红水河下游的壮族历史,都是格外珍贵的。

“天上人间”隐藏千年宝贝

由于上苍的恩赐,上林县山清水秀,旅游资源丰富,山、水、林、瀑、洞、古迹、人文景观齐全,奇山秀水的上林县借此向世界递上一张“天上人间”的名片,让中外游客每每在这里流连忘返。就在这绮丽山水间,隐藏着一段千年前上林乃至红水河下游的壮族社会状况、隋唐时期红水河下游的壮族历史。

承载这段历史的是两块古老的石碑:《六合坚固大宅颂》(下简称《大宅颂》碑)和《廖州刺史韦敬辨智城碑》(下简称《智城碑》)。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大宅颂》位于今上林县澄泰乡洋渡村剥庙山山脚一岩洞中,风景如画的清水河从剥庙山山脚流过,每天都有游客乘坐旅游竹排往返这里观赏“三里·洋渡”的秀丽风光。

久经尘封的《大宅颂》藏在深幽的岩洞中。据专家考察,该碑刻于唐高宗永淳元年(公元682年),碑高95厘米,宽64厘米,碑文为楷书,竖刻,共17行文字,每行字数不等,最多为28字,最少为1字,总共386字。其中第4到第16行为正文,由“序”、“颂一首”、“诗一篇”三部分组成。由于年代久远,碑文不少文字已经无法辨认,很多对历史好奇的游客或学者只能用放大镜对着略显土色的石碑,一个字一个字地慢慢研读。

上林县覃排乡爱长村石俭屯三面环山,奇峰峭壁,苍山如屏,屯前是清澈的清水河,竹影婆娑。屯后智城山脚一处岩崖石壁被人工凿出一块很平很宽的石碑,这就是《智城碑》。专家考证认为,该碑刻于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697年),碑高164厘米,宽79厘米。碑文也是楷书,竖刻,

共24行文字,首行42字,末行32字,其余每行均为47字,共1108字;碑面行距、字距整齐有序,其中第2到第23行为正文,由“序”和“碑一首”两部分组成(“碑”是一种文体)。碑文中还刻入了武则天时代创造的6个异体汉字。

《智城碑》是因一座唐代山城智城而作的。智城遗址利用三面环抱的石山建成,在谷地出口处构筑城墙,将外城与内城分开。城内呈东西宽南北窄的不规则状,东西最宽处为530米,南北最窄处为250米。内城面积1.15公顷,外城面积5.04公顷,总面积6.19公顷,周长1.7公里。今日尚见的遗址遗迹有城墙4道、城池3处、水井1口等,还有石臼、石马槽、石磙、石碾、陶瓷器碎片和瓦片、残片等遗物。

2003年12月,广西上林县唐碑唐城学术研讨会在上林县召开,来自我国各地及日本、越南、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的有关专家对这两块古碑和古城给予很高的评价。广西民族研究所研究员覃圣敏先生经过大量的考察论证后认为,上林县唐碑无论是在广西还是在岭南,都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唐碑。

古碑见证家族争斗史

由1300多年前唐代人刻立的这两块古碑,是怎么坐落于上林县的呢?

往事越千年。关于上林县唐碑的历史问题,专家们都不约而同地把它与一个韦氏家族联系在一起。梁庭望先生认为,《大宅颂》演绎的是一段壮族家族争权夺利的斗争史。唐武德七年(624年),澄州壮族大首领韦阙因持节压服“生蛮”开拓化外有功,诏领澄州刺史之职。后韦阙去世,诸嗣争立,演出了一场家族内部血腥的争斗。据《智城碑》透露,韦敬办兄弟为争刺史之职,“萧墙起衅,庭树暌阴,蓄刃兼年,推锋盈纪”。古人以12年为一纪,盈纪就是打满12年。从682年到697年兄弟间打了十多年,韦敬办才夺得刺史之职。

梁庭望先生分析认为,从两碑中还可以看到当时传承的一些习俗,当了四品县令就要建一所大宅,这是一座标志性建筑,既是一次就职典礼,也寓意权柄牢固绵长。在战争中,助了韦敬办一臂之力,得了无虞县令作为回报的韦敬一,便遣天下所有优美动听的辞藻,来描摹他的上级及兄长州府的地势,便写成了《智城碑》的碑文:“……然则,智城山者,廖州之名山也,直山千万仞,周流十里……悬岩坠石奔羊伏虎之形,落涧翻波,挂鹤生虹之势……”

此间有关专家认为,《大宅颂》是韦氏兄弟建造六合坚固大宅时所立,因为该碑碑文没有明显矛盾迹象,所以断定当时韦氏兄弟矛盾还没有表面化。他们兵刃相见的时间应该发生在《大宅颂》碑刻立时(682年)起至《智城碑》刻立(697年)的这15年中。

1   2   下一页  


 

 

 
中国--东盟博览会 更多
中国—东盟博览会魅力之城 天津展区
·中国—东盟博览会魅力之城 天津展区
·东盟秘书处:东盟和中国将携手开发新能源
·中越边境口岸成立国际道路运管处规范跨国运输
·越南今年前7个月贸易逆差明显上升
·中缅边境警方携手全力为奥运保平安
·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更多
“大地飞歌”民族风采展示(四)
·各国艺人:这是一个喜欢民歌的缤纷花园
·南宁“傩”文化
·南宁大鼓:一个人的传奇
·丰富多彩的南宁民歌
·昔日船民邕江边吟唱“水上疍歌”
·“大地飞歌”民族风采展示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节庆活动 更多
·“中国—东盟教育文化交流一条街”精彩亮相
·兴宁区“夏日美食狂欢节”
·南宁2008宾阳炮龙节
·横县茉莉花节
·大明山山花旅游节
·三月三歌节
·南宁·东南亚国际旅游美食节(2006)
·中国-东盟博览会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版权所有 南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电话: 86-0771-5525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