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点评
从要求加盖到设置洗车平台,显而易见,南宁市城市管理部门不断研究出台各种方案,以最大限度堵住可能造成泥头车撒漏污染路面的各个源头。然而,就记者探访情况来看,要么是部分工地没有按要求设置洗车平台,要么是洗车平台设施不全,要么是冲洗不干净……身后烟尘滚滚,还顺带留点泥巴,泥头车,你就不能洗得干干净净再出门?
记者调查
三大原因导致泥头车管理难
事实上,政府部门在整治泥头车问题上,从来没有松懈过。2011年1月4日,南宁发布《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建筑垃圾管理的通告》,要求自2011年7月1日起,凡从事建筑垃圾运输活动的单位,其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必须具备全密闭运输机械装置、安装行驶及装卸记录仪和相应的建筑垃圾分类运输设备。不符合规定的,一律不予核发建筑垃圾处置证,不得运输建筑垃圾。
2012年5月1日,新修订的《南宁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开始实施,为泥头车的管理套上了“紧箍咒”。
2012年4月,南宁市还根据《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清洁工程”长效机制的意见》出台了实施方案,要求对泥头车撒漏的源头——工地进行强化管理,具体为“六不开工”和“四不出门”。 “六不开工,即:未硬化建筑工地出入口路面不得开工;未设置洗车平台、配置洗车设施不得开工;建设、施工、运输单位未落实建筑渣土倾倒场点的不得开工;未使用核准运输单位及车辆的不得开工;未签订建筑渣土规范处置承诺书并交纳保证金的不得开工;现场管理人员不到位的不得开工。“四不出门”,即运输单位及车辆在运输建筑渣土驶出工地时渣土装载过量的不能出门;车辆密闭不严的不能出门;车体不整洁带泥上路的不能出门;手续不齐全的不能出门。
尽管政府部门“新招”频出,但泥头车撒漏、扬尘的现象仍为许多市民所诟病。泥头车为什么仍这么“牛”?泥头车的管理究竟难在哪里?
|